大众小鹏合作再出大动作
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的牵手是去年国内汽车圈最重磅的新闻之一。而现在,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2月29日,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宣布,双方签署了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B级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已确定将于2026年上市,其中首款车型为SUV。作为联合开发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还就车型及平台的共用零部件订立联合采购计划,旨在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大众集团:时不我待
“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想要开拓极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并取得领先优势,速度至关重要。”大众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表示,“通过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大众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效率,并优化成本结构。在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市场环境中,这将大幅提升产品的经济竞争力。”
可以看出,中国造车新势力每年一到两款车的产品更迭节奏,已经影响到了传统车企的新车推出步伐,令其很有紧迫感。大众集团方面表示,通过联合采购,以及在车辆设计和工程阶段应用创新技术,产品开发周期将缩短超过30%。
双方的合作最早于去年7月对外官宣,引发汽车圈“地震”。按照协议,大众集团出资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新车开发计划当时就已披露,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是这一布局的核心,它也是大众集团除“狼堡”外最大的研发基地。
当时大众中国方面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坐落于安徽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将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大众汽车品牌的两款新车型。这一科技公司是我们重要的战略举措,我们已经投资了约10亿欧元来建设这一强大的本土研发基地,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研发(ICV)。这一研发基地将有超过2000名技术专家开展相关工作。我们也将在这里建立项目组,来自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的团队共同开发大众汽车品牌的两款车型。”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大众汽车集团要迅速抓住市场增长的巨大潜力,满足中国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期待。”贝瑞德当时在微博中的这句表态,已经凸显了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变革,大众集团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争分一杯羹的期望。
众所周知,大众集团是内燃机时代的王者,但在电动化时代却转型乏力,且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也与行业头部领跑者逐渐拉开差距。为了追赶,大众集团选择广交好友,陆续与国轩高科、中科创达、地平线、小鹏汽车等中国企业达成了合作。
在今年1月的媒体沟通会上,大众集团公布了电动化规划和目标。其中,2024年大众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十款纯电车型,主要的基础是MEB和PPE平台。到2027年会有超过20款纯电动车推出,而晚些时候SSP平台也计划全面走向市场。到2030年,大众将在中国提供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
■小鹏汽车:开卷
再看小鹏汽车,招牌就是智能化,其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方面都有着领先的技术和创新。去年双方官宣合作时就已透露,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计划联合开发的两款车型,会采用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
小鹏汽车方面介绍,本次合作中,小鹏提供智能驾驶系统,大众提供工程设计能力和供应链,双方共享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在双方的合作中,大众集团的优势在于质量、生产制造、规模化、电池等,而小鹏汽车的优势在于软件、ADAS等。双方在模组、零部件采购等方面还可创造协同效应,降低研发及采购成本。
在软件定义汽车这一背景下合作,小鹏汽车可以学习全球优秀车企的体系化规模化能力,而大众集团则努力去适应造车新势力的速度和效率。
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的牵手,也开创了跨国车企与中国造车新势力合作的先河。中国汽车工业从过去的“以市场换技术”演变为“以技术换市场”,中国车企也将从过去的技术输入方转变成技术输出方。之后Stellantis集团牵手零跑,也是看上了零跑的技术,尤其是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和“四叶草”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其希望借助零跑先进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来帮助该公司加速转型。由此,中国汽车工业也进入了“反向合资”的新阶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大众集团合作的同时,小鹏汽车自身也在提速,董事长何小鹏在2024年春节开工信中表示,今年是小鹏产品和技术平台积累和爆发的第一年,3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30款,2024年会投入更多的人力(招聘约4000人)以及投入同比超过40%的研发预算。其中,智驾是小鹏汽车不能丢弃的长板。何小鹏表示,2024年“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共计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