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强制性国标预计今年7月底发布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走高,大幅催生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今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024.3万台,同比增加54%,换电站3772座,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快速发展。不过,为保障新能源汽车补能便捷性、安全性,充换电网络建设不仅要步伐跟得上,更要时刻做好安全防护。在7月13日举办的“电动汽车充换电安全防护”主题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动力电池安全、换电站运营安全、充换电创新技术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作为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的零部件,动力电池安全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安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此,国联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马小利称,近年来电动汽车事故多发,与新能源汽车基数快速增长有关,实际上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比例出现下降。“从电池角度我们并不太倡导快速充电,但快充一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阶段避不开的路线。”马小利表示,行业需要回归冷静,不能追求快充、超充的一步到位,而是先稳定把3C策略做好,再把4C策略做好,一步步往超充方向发展。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充电网络业务副总裁彭鹏认为,目前汽车行业对于充电基础设施安全可靠要求的重视度还不够,充电时电动汽车热失控、低质量充电设备对车端功率器件的损坏、充电桩短路漏电、用户数据泄露等相关问题频发。对此,他表示,要从人身安全、车辆安全、设备安全、储能安全、数据安全等全方位角度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对于充电桩而言,充电枪是三大易损零部件之一。对此,菲尼克斯(南京)新能源汽车与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与采购总监徐敏表示,充电运营场景主要有私人充电、目的地充电、公共充电、公共充电+(大功率液冷充电),对充电枪安全性、耐用性、易用性要求较高。目前,充电枪主要存在外壳破损、电子锁失效、线缆过温等失效场景,对充电枪的设计方案提出了极高要求。
“虽然换电模式得到了推广,但换电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是直接影响到换电模式能否长期走下去的最重要因素。”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李攀称。李攀认为,在换电站建设运营上,涉及到设备管理、作业管理、电池管理、电池安全运输、存储等问题,最终目标是构建安全的换电运营管理;在电池管理上,要聚焦健康、体检、监控、控消四大关键词。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项目总监王朝晖表示,电动汽车在充换电过程中高压电均需通过供电回路进行传输,存在人员触电、部件过热、功能受损的安全风险,需要相关标准对安全风险进行规范。去年11月,《电动汽车传导充放电安全要求》出台,对触电防护、过热防护、功能安全、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明确要求。另外,据王朝晖介绍,预计今年7月底还将发布首个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强制性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