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500 Hi4-Z将成为长城汽车迈向新能源高质发展的关键
2025年1月1日,坦克500 Hi4-Z在全国首场汽车产品发布会上惊艳亮相,以其独特的白车头、红车尾设计迅速吸引了公众的目光。这款新车不仅巧妙地运用了“一定红”的谐音梗,更在新年伊始传达了“必火”的美好寓意。
回顾坦克500 Hi4-Z的历程,从10月份的技术亮相到预售预热,再到如今的正式上市,笔者最初对这款新车持保留态度,然而随着坦克500 Hi4-Z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其卓越的性能、独特的设计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让笔者相信36.38万元的坦克500Hi4-Z一定会火。
被“误解”的Hi4-Z
当Hi4-Z技术平台亮相之际,想必不少人与笔者有着相似的疑惑:坦克品牌向来专注于硬派越野领域,此次怎会涉足“不专业”的事务呢?的确,在长城汽车构建的越野分级体系里,Hi4-Z被归为泛越野定位。然而在此之前,无论是纯燃油的坦克车型,还是搭载Hi4-T的坦克车型,均属于强越野分级。所以,当Hi4-Z跻身坦克品牌阵营时,人们难免会将其与该品牌过往的硬派越野形象相比较。
倘若依照这一思路梳理,便会发现Hi4-Z除了在纯电续航里程方面略有优势外,在越野性能上,相较于Hi4-T车型以及纯燃油车型,似乎并无出彩之处,甚至在购车成本上还更高。这就容易引发一种颇为扭曲的认知:明明多花了钱,却未能获得更强的越野性能,那多支出的好几万元究竟意义何在?实际上,这也是众多越野“资深玩家”在看到Hi4-Z后的第一反应。
不过,若转换视角,或许我们对Hi4-Z存在误解——它并非要与Hi4-T争夺市场份额。诚如坦克品牌执行副总经理谷玉坤在先前的采访中所点明的:“Hi4-T是以越野性能为核心根基,在此之上拓展新能源价值;而Hi4-Z则是以新能源价值为内核,进而在泛越野场景方面进行拓展。”从表述顺序上看,二者仅仅是主次关系的换位,但其面向的消费群体却截然不同。
在一次对新势力品牌的探店过程中,笔者目睹了这样一幕:一位顾客询问销售:“你们这款车有牵引资质吗?”销售顾左右而言他,顾客当即直言:“四十多万元的车居然连牵引资质都没有,还比不上坦克呢。” 此言一出,销售顿时语塞。这一细节从侧面反映出,部分潜在消费者在考量高端新能源产品时,会将坦克纳入选择范畴。然而,此前坦克产品大多侧重于强越野领域,消费者的选择相对有限。
这类消费者并非个例,坦克品牌负责人常尧在采访中也曾提及:“通过对坦克500 Hi4-Z用户画像的调研数据可知,许多潜在消费者会同时关注新势力品牌的产品。”这表明,坦克500 Hi4-Z瞄准的是豪华车和新势力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相较于30万元以下的细分市场,当下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市场仍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尽管该领域产品数量不少,但远未达到竞争激烈的“红海”阶段。诸如理想、问界、蔚来等品牌,其产品特性主要围绕智能化与舒适性展开,在产品差异化方面,似乎基于产品本身的独特之处并不多。而坦克500 Hi4-Z则别具一格,其泛越野的产品标签有坦克品牌的专业底蕴做支撑,200km的纯电续航里程不仅远超同类竞品,甚至与专为城市出行打造的增程式中大型SUV相比也不遑多让。可以说,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坦克500 Hi4-Z具有显著的独特优势与鲜明特征,因此,不妨认为Hi4-Z开拓出了一片全新的市场“蓝海”,且短期内难以遭遇强劲对手。
不容小觑的Hi4-Z
循着上述思路,坦克500 Hi4-Z更像是坦克品牌针对高端新能源市场所开展的一次大胆探索。而这一探索,极有可能扭转人们对“长城汽车不重视新能源”的刻板印象。
长期以来,长城汽车凭借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卓越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然而,在新能源领域,尽管长城汽车投入巨大,不遗余力地进行研发与推广,但旗下新能源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却普遍欠佳。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众多品牌产品在功能、性能上趋于相似;另一方面,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相对滞后,作为后来者,在缺乏独特鲜明特色的情况下,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纯电动技术还是混动技术,长城汽车在市场推广进程中都遭遇了诸多阻碍。
不过,Hi4-Z技术的问世,将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引发强烈震动。首先,在新能源领域,Hi4-Z拥有极具竞争力的纯电续航里程,官方宣称可达200km,而实际测试中,甚至有跑出250+km 的惊艳表现,这种“反向虚标”的情况着实令人惊叹。与此同时,Hi4-Z创新性地采用了无级变速技术与多挡位设计,充分满足泛越野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当前,市面上常见的插混架构大多是由一颗专用发电机、前轮一个驱动电机以及后轮一个驱动电机组成。而Hi4-Z在前桥增设了无级变速装置,这一独特设计使得车辆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实现一边驱动车轮前行,一边高效发电的功能,从而确保车辆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出现馈电状况。这对于提升用户体验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保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顺畅体验,避免因电量不足而导致的性能下降,还为用户在穿越复杂地形时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障,有效规避了动力丧失的风险。
更为关键的是,在整车质感、用料以及配置等方面,坦克500 Hi4-Z具备与一众潜在竞争对手相抗衡的实力。然而,Hi4-Z技术切实为消费者拓展了用车场景,以往城市SUV因性能限制而难以涉足的沙漠、荒地等特殊场景,在Hi4-Z的泛越野性能面前几乎不再构成障碍,其驾驶场景的差异化优势,却是那些主打豪华与智能化的产品所无法企及的,正是这一独特特点,为Hi4-Z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长城汽车的发展轨迹,不难察觉,这个品牌始终专注于挖掘细分领域,力求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从哈弗H6的热销,到WEY品牌的独立运营,再到坦克的横空出世,长城汽车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空白点”,适时推出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原本“硬派越野”这个极为小众的细分市场,其年销量份额常年不过10余万辆,而在坦克品牌的带领下,当前规模已经接近30万辆。
如今,坦克500 Hi4-Z的上市以及Hi4-Z技术的应用,无疑是长城汽车新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更是对外界“不重视新能源领域”这一固有偏见的有力反驳。据厂家透露,未来会有更多车型搭载 Hi4 - Z 技术,这无疑为众多消费者在挑选中高端新能源产品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优质选项。
实话讲,坦克500 Hi4-Z预售活动之前,笔者曾预测其预售价格为37.8万元,而实际预售价为37.98万元。在正式发布会之前,笔者预测其定价并不会比预售价降太多,毕竟电池成本是摆在明面上的,还有3挡DHT+无级变速的结构创新等研发支出,在本次发布会之前,笔者认为37.5万元的售价已然算得上良心,然而当谷玉坤宣布最终定价以及购车权益时还是不由得让人心里一惊——减去4000元红包之后其最终价格甚至不到36万元,如此之大的诚意,笔者也不得不相信它“一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