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步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京召开2024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2024年,机械行业运行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其中,汽车行业发挥了制造业引领作用,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1%。在这种稳步向上的发展中,企业行业也步入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期,高阶智驾也迎来了市场化发展。
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加速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械增加值实现平稳增长,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工业0.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增速达9.1%。但价格疲软效益下行现象明显,2024年,受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持续下降、上年基数较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机械工业效益指标承受较大压力。汽车行业利润率也处于下行状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汽车行业盈利状态下滑与近两年来,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有很大关系。“车辆的终端售价不断下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汽车行业尤其是智能新能源汽车是需要不断加大投入的行业,投资大、回收慢,而且,随着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品周期的不断缩短,往往一款新产品尚未回收研发成本,就不得不换代、改款,而且要不断加大投入进行新产品研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盈利。
在激烈的竞争中,汽车领域的兼并重组也在不断加快。这其中,有市场发展过程中,企业(资本)自主的兼并重组,也有地方政府等为代表的调控。需要注意的是,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并非所有企业都具有兼并重组的价值,对那些并不具有一定价值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在所难免。这时候,以地方政府为代表的主管部门,切忌过度使用行政调控等非市场化手段,干预市场行为,避免扰乱正常的市场发展。
“要冷静看待市场的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强调,转型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制造强国的根本。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转型升级积蓄力量。
在陈士华看来,激烈的价格战,虽然给行业、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恶性竞争中难免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行业的正常发展秩序。但为了在价格战中生存下去,企业想方设法提升产品和技术、降成本,增强了自身竞争力。以近两年跨国车企在中国的发展为例,过去,在合资合作中,外方主要承担技术输出的角色,而现在,中方企业也开始为合资合作输出技术和产品。
陈士华还表示,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出口,之所以比纯电动车型出口增长快,关键在于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相对较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纯电动车型的使用,这也提醒中国车企,在海外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市场的使用环境,做好合理布局。
高阶智驾是个长期的过程
高阶智驾是2025年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车企加快高阶智驾的市场化,也给相关的供应商带来更大发展机遇,但同时,智驾领域也迎来更激烈的竞争,一些供应商甚至倒在了市场化前夜。最近,华为又推出“第五界”,上汽也加入鸿蒙智行的合作版图,车企的智驾策略也在不断变化。同时,智驾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风险,纵目科技在开年后就传出暴雷传闻。尽管高阶智驾的市场化迎来发展热潮,但事实上,智驾尤其是高阶智驾要落地、市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变数。以车企为例,面对智驾,自研、合作、投资等各种模式在不断尝试。
在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看来,高阶智驾领域一些企业的被淘汰,主要是因为“有效供给不足”。以汽车芯片为例,国内相关企业数量不少,需求也很旺盛,但很多企业都未能实现量产装车,根本在于这些企业的产品未能满足车辆的量产需求,自然会被市场淘汰。无论多么热的行业,都需要有效供给,相关供应商只有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去。“面对当前的行业发展,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各种技术、商业模式需要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寻求生存之道,业内外也需要理性看待智驾发展。”陈士华说道。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也表示,未来5-10年,智驾都将是汽车行业的发展热点,但哪种模式、哪家企业能笑到最后,尚待市场检验,各方也需以更谨慎的态度面对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