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迈入4.0时代
智能座舱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承载智能技术的最佳载体,又是用户能够最直观感知的重要体现,如今正迈向4.0时代。
座舱1.0:机械化时代
最早的汽车座舱造型简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开放式座舱。
在汽车刚诞生时,由于金属冲压、锻造及玻璃熔制工艺不完善,车身制造商难以提供全封闭式座舱,只能以原始的装备优先满足司机的基本需求。1897年,博世生产汽车磁力发电机点火装置。以此为起点,汽车正式开始电子化和座舱舒适化的进程。
1925年,美国推出利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热量对座舱加热的车型,提高了驾乘舒适性,但此时仅存在单一取暖功能。1954年,通用汽车率先在汽车上采用冷暖一体化空调,汽车空调才开始具有调控车内温度和湿度的功能。
上世纪60~90年代,随着车载播放设备、空调及各种控制功能的出现,汽车驾驶空间才有了如今的雏形,逐步形成座舱概念。进入汽车座舱1.0时代。这一时期汽车在视觉、听觉和人车交互方面拥有初步功能,也为进入2.0时代奠定了一定基础。
1.0时代汽车座舱功能简单,除收音机和空调,几乎没有需要操控的地方,也不涉及其他辅助功能。待到汽车电子产品开始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车载设备也随之由机械式全面转向电子式,连带着中控台上的按键数量快速增多,但依然以传统物理按键为主。
座舱2.0:电气数字时代
汽车座舱进入2.0时代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车载屏幕的变化。大屏支持音、视频播放,触屏操控的交互方式成为第二代车机的标配。
在人机交互方面,由传统的物理按键到屏幕触控,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快速更迭和发展。1986年别克推出全触屏中控的量产车型Riviera,车内使用一块带有触摸传感器的CRT(阴极射线显像管)显示屏,该屏幕在功能上集成了比传统物理按键更多的控制功能,包括收音机、空调、汽车故障诊断、油量显示等功能,使得车内人机交互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2007年,苹果手机提升了触摸屏的交互体验,开创了手机正面无键盘触摸屏操作的时代。之后各家车企开始着手中控屏幕设计,以及相应的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
座舱3.0:域控时代
进入座舱3.0时代,核心控制器的升级最为明显。由于功能增加,电子器件越来越多,传统分布式ECU已无法满足当前功能,更为集成的MCU芯片随之出现,并慢慢集中为单独域控制器,座舱域控被划为经典五域控制器之一。同时液晶仪表、中控大屏、氛围灯在原先硬件基础上进行明显升级。
2012年,特斯拉开启了座舱中控大屏时代,汽车座舱由电气时代朝着智能时代演变,中控屏、液晶仪表、音响等基础视听硬件均得到了全方位升级。
毋庸置疑,以特斯拉Model S为代表的数字座舱是当前主流智能座舱的雏形。在此类汽车座舱内,控制车载设备的核心是一套由大算力SoC系统级芯片驱动的智能互联车机系统,其人机交互界面及用户体验接近消费电子市场上的智能移动终端。相比传统座舱,智能座舱内的实体操作键极少,操控主要经由触控屏来完成,有时还可用声音、手势等辅助指令操控车载设备。
听觉硬件出现了更高级的车载音响。人机交互也受到更多重视,从物理交互模式进化到了语音交互,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车联网应用的大范围普及,语音交互的准确率、响应速度、便利性有了很大提高。
车灯也从单纯的照明作用,出现了以装饰和烘托气氛为功能的氛围灯,表现形式主要为单色、多色、呼吸律动、音乐律动等,并逐渐从高端车型向中档车型普及。
座舱4.0:智能化时代
从3.0到4.0时代的过渡其实并不明显。在4.0阶段,控制器方面最明显的变化在于驾驶功能和座舱空间的域融合,成为驾舱域控。视觉硬件上也有了更突出的升级,除液晶仪表和中控大屏外,还有诸如HUD、电子后视镜、AR/VR、副驾屏、后排屏出现,屏幕也在向数量更多、尺寸更大、一芯多屏方向发展。灯光从简单的氛围灯发展成为可交互的氛围灯。
听觉方面,音响也进一步升级成为分区音响,面向用户驾驶和乘坐的不同空间,接收到的音频也有了不同效果。触觉交互功能更为丰富和齐全。传统意义上的座舱绝大部分属于被动式交互,即在收到用户发出的明确指令后,设备会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特定的功能。
从2017开始,造车新势力企业逐渐从特斯拉手中接过智能座舱创新的接力棒,推动座舱生态由原来的行车空间向第三生活空间演变。目前可以看到理想(五屏三维交互、主卧大床、HUD等)、小鹏(5D影院、全场景语音等)、蔚来(AR眼镜、NOMI等)均走在座舱创新前列。
未来,汽车智能化将逐步指向5.0时代,最终实现中央控制。全息投影、透明显示等视觉硬件也将陆续上车,车灯投影更为普遍,目前已有如高合HiPhi Z、智己L7等车型率先采用。此外,头枕音响或将成为下一步听觉硬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