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车 · 论势 || 氢能乘用车败相初现
近日,国内多省对氢能汽车免除高速通行费。乍一看,这似乎是重大利好,但实际情况却是,氢能乘用车的推广远远滞后于氢能商用车和船舶,车展上看不到氢能乘用车的展示,普通消费者距离动辄80万元的产品则越来越远。氢能乘用车在插电混动车型的光辉下,显得尴尬。和固态电池技术目前的火热状态相比,氢能也有些寂寞。
一直以来,氢能被认为是汽车新能源革命的终极方案,但如今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一是技术挑战。燃料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性能和寿命有待提高,难以满足乘用车全功率燃料电池运行要求。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技术复杂,需要高压或液化,增加了成本和安全性风险。
二是经济问题。氢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占比较大。氢气生产成本同样较高,导致氢能乘用车价格偏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是基础设施不足。加氢站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大多数城市没有加氢站或者即便建有加氢站但没有稳定的氢气来源。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建设。
四是政策支持不足。与电动汽车相比,氢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缺乏明确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导致市场参与者信心不足。
五是社会认知度低。消费者对氢能源汽车的了解有限,对其安全性、续驶里程等存在疑虑。社会对氢能源汽车的环保性和经济性认知不足,影响了其市场推广。
可见,氢能在乘用车上的推广应用难度不是一般大,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相比较而言,目前的纯电动技术路线却有着可见的发展前景,那就是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电池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液态电池,展现出了诸多显著的优势。首先,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于它使用了固态电解质替代了液态电解质,因此不存在电解液泄漏、挥发或燃烧的风险,这大大降低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其次,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固态电解质的使用使得电池内部可以更为紧密地堆叠电极材料,从而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存储能力。这意味着在相同的体积或重量下,固态电池能够提供更长的续驶里程,对于电动汽车等移动设备来说尤为重要。
此外,固态电池的充电速度也更快。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离子传导率,使得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能够更迅速地接受和存储电能。这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也缩短了电池的充电时间,有助于提升整体的使用效率。
最后,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由于固态电解质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或降解,因此固态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性能衰减较慢。这意味着固态电池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维护成本,对于长期使用的应用场景来说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
可见,一旦固态电池能够大规模上车,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彻底弥补目前存在的短板,而目前业界普遍的观点是,到2030年将会逐步实现这一目标。与氢能相比,固态电池不存在燃料运输存储安全和另建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更容易推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毕竟,社会以及企业拥有的资源和力量是有限的,要从实际出发。所以,氢能在乘用车上的大规模普及,还需耐心等待,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