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告》发布 共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棋局”
7月26日,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联合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佛山市三水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新区、泰州港经济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区域代表共同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政策、关键技术等维度进行分析,选取合肥、柳州、上海、杭州四个典型城市进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的案例研究,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近年来,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新能源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共识。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引导性政策不断加码。对于我国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扶持从早期的财政补贴逐渐向市场化支持转变,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并于2022年底完全终止,双积分政策将成为乘用车节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即便遭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的不利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呈现强势增长,销量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58%,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3.4%。
不少自主品牌也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契机、迅速崛起,众多设计感强、智能化程度高、性价比高的爆款产品密集发布,助力自主品牌实现高端化突围。《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造车新势力与传统造车巨头均有不俗表现,从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来看,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表现优异,从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增速来看,合众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比亚迪汽车有着突出表现。
展望未来,《报告》指出,未来一定时期内,新能源汽车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从政策端来看,中国接连出台碳排放政策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导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从供给端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激烈,技术的创新趋势业发展良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水平将会进一步的提升;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受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驱动,低线城市和乡镇的需求将被激发。
“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加速,中国具备先发优势,且已建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自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汽政研专家杨祥璐认为,新能源汽车作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我国应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状态和特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重点领域,关注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未来,多技术路线预计会是长期并存状态,建议企业基于自身优势和产业发展趋势,抢抓适合自己的发展机遇。
“今后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如何降本增效、提升安全性能,创造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汽车学院驱动系统创新研究所所长宋珂认为,因此,必须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能力,在关键技术路线选择上掌握话语权;同时不断加大从原材料到应用端的技术储备,尤其是动力系统的多应用场景的开发。
记者:武新苗 编辑:王琨 责任编辑:王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