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携手广丰、小马智行合作背后的五层含义
日前,小马智行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丰田中国”)、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汽丰田”)三方宣布,将于年内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投资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以支持未来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前装量产和规模化部署。
消息一出即引发行业热议。一方是老牌跨国车企巨头,一方是中国自动驾驶科技企业中一颗“最闪亮的星”,丰田携手广丰与小马智行合作背后有着多重含义。
跨国巨头与中国企业合资又一经典案例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丰田汽车公司中国本部长上田达郎如是介绍此次合资的背景。
确实,面对电动化、智能化变革,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巨量市场和崛起的中国汽车,跨国汽车巨头纷纷重塑中国市场定位,调整在华战略。
一个直观的表现就是,近年来,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资故事不胜枚举。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巨头与中国企业“联姻”喜讯不断。丰田与小马宣布合资之前,大众与小鹏、奥迪与智己刚刚官宣合作。近段时间,捷达与零跑、奔驰与蔚来的合作消息也在坊间流传。
这一轮合资大潮中,中国企业与世界汽车巨头的竞争地位正发生历史性易位。在丰田与小马的此次合作中,丰田一方看中的正是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强调,在新四化趋势下,中国汽车领域的合作也会发生变化,中国车企将不再是单纯的以市场换技术的跟随者,他们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输出又一案例
中国在汽车领域的技术输出已经开启了重要征程。丰田、小马此次合作的更深意义在于,继大众与地平线组建合资公司之后,丰田汽车是第二家围绕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技术在中国开展技术合资的跨国车企,聚焦的还是高级别的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与商用。这无疑是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尤其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输出的又一重磅案例。
外资巨头与中国新势力的合作意图非常明显,补智能化短板。
当前,小马智行已经实现了L4级别Robotaxi的商业化示范运营,并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截至目前,小马智行自动驾驶里程已累计2100万公里,无人化测试里程超过100万公里,付费出行订单数近20万单。从无人化突破到商业化加速,小马智行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商业化能力得到持续验证。
对于此次合作,小马智行方面表示,合资公司推出的新车将搭载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并通过小马智行成熟完善的Robotaxi运营平台,为乘客提供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服务。
“中国的智能化汽车市场扩张速度很快,而且对安全性、高效率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出行场景非常丰富,也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有着多元化的需求与商业模式,为整车厂提供了庞大的新的市场增长点,这也是外资企业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的重要动因。”某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研究院专家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说。
中国拥有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数据资源,政策支持和较大的投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与通讯技术发展迅速,为自动驾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基于自动驾驶的共享化,中国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且优势较为明显。
中国Robotaxi市场前景看好
丰田、小马合作的第三重背景是,车路协同中国方案和Robotaxi发展的“风景这边独好”。
与国外自动驾驶发展屡屡遇冷不同,近年来,中国自动驾驶开始驶入商业化落地快车道。IHS Markit预测,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2.25万亿元,其中Robotaxi占比或达60%。
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可以打到全无人的出租车
单车成本的大幅下降自不必提,更为令人振奋的是政策的推进。各地无人化出行商业试点陆续开放,将有力推动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的商业化。国家层面的政策利好也不断出台。
今年6月2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支持有条件的自动驾驶。“这里面讲的是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这项工作已经启动,地方也在积极响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有智能化水平的产品会跑在路上。”他表示。
7月26日,《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正式发布,明确了L3级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路线,为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和车企指明了发展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的达成基础里,广州的城市基础不容忽视。
广州是广汽丰田和小马智行的大本营,也是我国对Robotaxi等自动驾驶进行前瞻性探索的重要城市。广州是国内首批开放远程测试许可的城市之一,并对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细化要求,为基于实时数据监管的自动驾驶路测表现和能力明确了量化门槛。
数据显示,广州全市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463条,开通测试路段双向里程1750公里,累计测试里程达1000万公里,居全国前列。广州“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要打造全球知名“智车之城”。
更重要的是,在Robotaxi商业化落地和盈利模式尚不明朗的大背景下,广州市政府对于Robotaxi的积极和开放的态度至关重要。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陈键华在《中国汽车报》组织的金台话车栏目上曾表示,公共交通一是要解决大城市病,提升出行效率;二是提升交通出行安全。政府每年在这两方面要投入非常多的成本,Robotaxi的逐步推行恰好可以帮助实现这两个目标。政府管理者也愿意把这部分原本就要投入的成本给到Robotaxi公司。
陈键华还提到,从政府管理者角度,在无人化普及之前的自动驾驶车+存量传统车共存的阶段,只能逐步增加自动驾驶汽车比例,这阶段选择从Robotaxi来切入,逐步替代存量车,对城市管理来说是比较好的方式。
这也是广州当前正在推行的“混行”试点的一大目的。陈键华还表示,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都是解决长尾场景的路径。两种路线广州都在尝试,广州抱持着开放的态度,希望从整体去推动产业发展。
众所周知,面临当前的复杂交通场景,车路协同所带来的安全冗余就非常重要。在中国的管理体制下,可以自上而下通过宏观的统筹规划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从而推动智能网联技术路线落地。此次丰田与小马智行的合作,除了单车智能以外,也有望在车路协同上有新的进展。
丰田中国战略大调整的重要举措
就在丰田官宣与小马智行的合作之前,丰田刚刚发布了一项关于中国战略的重大调整:其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IEM by TOYOTA”)。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为了提升竞争力,丰田将通过“拓展本土供应商”“改良零部件设计”“改革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三个领域的举措,力争实现制造成本的大幅削减。
丰田更名后的研发基地增加了“智能电动”四个字,也在彰显丰田在中国战略的转型——进一步强化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本土研发。
这也是丰田与小马智行加深合作的大背景之一。正如上田达郎所说,三方成立合资公司是丰田进行“中国式继承与进化”的重要举措。
合资公司车辆将配备丰田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PCS(预碰撞安全系统)功能,搭载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利用丰田TPS的优势和广汽丰田经销商成熟的服务运营体系,为Robotaxi的完全无人化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认为,三方合作成立智能驾驶出租车公司,属于中外合资车企向智能驾驶业务布局的新动向,在技术上布局的是L4级智能驾驶,在市场上是布局无人出租车辆,在生产上可能延续已往的合资产线或模式。
“所以我们看到投资额10亿人民币并不大,但却是丰田在智能化方面很关键的业务,布局稍提前,但也符合丰田以往逐步精进的精神。”他说。
合资品牌寻求转型新路径
不难发现,Robotaxi领域中,以自动驾驶公司、车企和出行平台三方合作最为流行。整车企业提供车型量产支持,科技公司负责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公司则负责落地运营。三方可形成资源互补、产业协同,打造Robotaxi的商业闭环。
丰田与小马智行的合作也有类似优势。目前,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接入广汽集团旗下的如祺出行平台。作为广州的本土企业,广汽丰田的加入,不仅能够在车辆方面为后续产品提供有力保障,也将用更高效的手段,来满足未来三方开展的Robotaxi业务,在更大范围内运营。
合资公司将提供由广汽丰田生产的用于Robotaxi的丰田纯电动车辆平台。可以说,此次合作,也是当前市场格局下,合资品牌寻求转型的又一新路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并由此带动了国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弯道超车”,与之相对的则是合资车企的掉队。
SoCar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张晓亮坦言,合资品牌现在这两年“确实是会变得非常被动”。市场格局也将从原来自主:合资的1:2向2:1转变,在这个市场格局到达之前,很难有太大的回转余地。
曹广平认为,传统合资企业在新四化趋势下遇到了新问题,一是目前丰田的电动化进程客观上稍慢,二是来自特斯拉智能驾驶等方面的竞争压力也较大,三是未来汽车在交通出行中的角色也在变化,无人出租车服务车型需要尽早布局。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对记者表示,传统燃油车的销量下滑给许多车企拉了后腿,其背后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动化、智能化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传统燃油车企在智能电动上的转型慢了半拍。
与小马智行加大智能化领域的布局,正是广汽丰田以及丰田中国在电动智能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公开表示,未来5~10年,混动车将与纯电车长期共存。依托于丰田混动技术,补足纯电动和智能化短板,广汽丰田还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据悉,丰田将其在华最大研发基地更名后,广汽丰田的研发中心的工程师将打破组织壁垒加入IEM by TOYOTA主导的研发项目中。依托一体化的研发体制,形成人才与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加速其在智能电动化领域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