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准入和召回管理 智能驾驶不再“信马由缰”
编者按: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编制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以看出,《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细化、加强了对组合驾驶辅助及OTA功能的技术管理、准入管理等。
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巨浪大潮”下,新的技术发展与应用,需要新的监管思路和措施。一方面,监管在不消耗和伤害企业创新热情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支持和鼓励新技术的研发与商用,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监管也必须守好底线,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技术规范应用。这套“平衡术”可并不好施展,更重要的是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监管思路和措施也要与时俱进,跟上行业和市场发展的“加速跑”。
对企业而言,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并非“紧箍咒”,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起到“裁判员”的功效,引导企业依法合规推广技术与产品,真正提升用户体验,在市场竞争中走得又快又稳。在智能驾驶和OTA领域,有哪些监管的新要求?对细分行业发展意味着什么?企业又应采取哪些措施,满足政策的要求?本刊24~25版新闻报道从不同的领域,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解读。
智能驾驶正在加速上车,也在快速升级迭代。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乘用车L2自动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已达47.3%。继汽车电动化之后,智能化成为行业竞逐的新赛道,而如何让新技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依靠有效的监管,提升用户体验,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政策新的着眼点与发力点。
提升智驾安全性正当时
“组合驾驶辅助产品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先导应用,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亟需加强管理。”中汽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部部长秦孔建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2024年,多家企业提出要加快以高速/城市领航驾驶为代表的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上车应用,安全风险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为此,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以加强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和召回监管,进一步规范汽车生产企业OTA升级行为,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水平,促进汽车新技术规范应用。
“当下,组合驾驶辅助正处于大规模、大范围应用的前夕,未来更有标配化的趋势。加强准入和召回管理,有助于产业明确重点,健康发展,提升组合驾驶辅助产品开发、升级的规范性,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尤其是汽车具有极强的安全属性,车内乘员、车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都相当重要,加强管理对于行业、消费者和普通公众来说都有重大意义。”纽劢科技(Nullmax)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智能驾驶及软件OTA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汽车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它们纳入产品准入和生产一致性管理,是对汽车产品管理的有益探索,也是政策监管与技术发展相匹配的一大标志。在过去,组合驾驶辅助、OTA在汽车产品上的应用尚不普及,而如今这些技术飞速进展,探索新的监管模式也是顺应行业发展的诉求。
纽劢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组合驾驶辅助是通过软硬件紧密结合、实现多种功能的复杂系统,安全要求非常高。这意味着企业本就需要对产品的软件、硬件、功能设定高的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测试,确保安全可靠,性能达标。政府加强产品准入、沙盒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帮助引导企业在研发、推广、应用的各个环节保证安全、合规的底线,从微观角度看这也是一种鞭策。
全流程监管的要求更高
“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将对L2自动驾驶汽车的监管贯通事前(准入)-事中(沙盒监管)-事后(召回)全流程,标志着面对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新兴领域,监管层面做出很多适应性改进。”秦孔建分析指出,一是将L2自动驾驶汽车纳入产品准入和生产一致性管理,在产品准入时备案组合驾驶辅助有关技术参数,增强了监管力度和政策抓手;二是引入沙盒监管新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管理,降低组合驾驶辅助大规模应用带来的安全风险;三是建立健全事件事故报告与研判机制,确保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四是对于OTA升级活动的管理与前序政策要求保持一致,进一步强化了协同监管;五是推动构建智能网联汽车质量认证体系,先期积极推行自愿性认证,未来根据标准制修订情况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
“《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对行业和企业提出了多项能力上的新要求。企业需健全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监测与报告管理、规范营销宣传行为、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健全产品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加强产品安全与召回能力建设,对自身的研发、运维、营销等方面可能带来一些改变或挑战。”秦孔建告诉记者,“在研发方面,由于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更多的安全验证和测试,研发周期可能会相应延长,企业也需加大在关键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在运维方面,产品售后服务管理体系要更加健全,还需建立缺陷信息收集、调查分析、召回决策与实施管理机制;在营销方面,企业需要确保营销宣传内容真实、准确,避免夸大其词或误导消费者。”
上海艾拉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芮亚楠同样认为,新政是对企业能力的“重塑”。他称:“根据《征求意见稿》,OTA升级过程中更换参数、算法,需要提供严格的报告,证明新版本功能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可预期性,同时需要做好OTA前后的软件版本管理,建立安全风险机制和问题可追溯机制。这对车企的系统级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提出了新需求。”
“从我们的角度观察,健全事件事故报告与研判机制,是对失效研究的强化和完善,要求更加细致。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在获知安全事件、事故后进行报告,监管部门分析研判,及时优化调整准入要求、技术标准,可以看作对技术的动态监管,也是对(拥有同车型、同解决方案)其他消费者的潜在保护。”纽劢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品营销切忌天花乱坠
随着汽车智能化应用的快速迭代,包括智驾在内的新功能成为车企在产品上市宣传中的重点和卖点。但不少企业在营销话术上打起“擂台”,让普通消费者“云里雾里”。《征求意见稿》多处提及“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则是对这一现象的直接回应。
在秦孔建看来,《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有望纠正汽车智能化早期营销中的一些乱象,如夸大产品功能、隐瞒产品缺陷、误导消费者等行为。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营销宣传内容,可以有效遏制这些不正当的营销手段。同时,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整个行业也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发展早期,部分从业人员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可能存在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而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之间对技术的认知往往有一定偏差,导致一些企业在营销宣传层面出现夸大驾驶辅助能力、引发消费者误解的情况,这确实造成安全风险。《征求意见稿》强调‘强化责任落实’,专门提及规范营销宣传,并在附件中明确提出对营销的要求。相信在这份文件正式出台后,将极大程度上规范企业的营销宣传,有效根除早期的营销乱象。”纽劢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从监管层面来看,未来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将组织有关技术机构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监管技术研究,夯实新技术参数分析与测试验证、安全事件监测与分析、事故深度调查与缺陷研判、场景数据研究与应用等能力建设,组织加快推进组合驾驶辅助、OTA升级等标准规范制修订,不断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安全水平。”秦孔建告诉记者,“当然,智能网联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行业自律。企业应积极加强自我检查与监督,持续确保相关安全保障能力有效,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健全产品售后服务管理体系,严格履行OTA升级管理和备案承诺,以及事件事故报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