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回国”,4月交车,2023年是FF的新元年还是终结者?
一个接一个的“即将交付”,一次又一次的“下周回国”,很多人在问,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简称“FF”)还有未来吗?
2月8日,FF又一次官宣,为加速推进中美双主场战略,FF已将FF91 Futurist的最新准量产车型运送到中国进行本地测试和验证。最重要的是,FF由此又获得了一笔1.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亿元)的融资,理论上,已经足够FF首款汽车量产所需。
4月开启新车交付?
按照FF最新的承诺,FF将在今年3月底开始生产首款车型FF91 Futurist,预计4月底能够交付第一辆新车。
此时,人们才发现,距离当年贾跃亭悄然遁美,已经过去了六年。他曾经声称,FF是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的顶级电动汽车初创品牌,甚至在2021年7月22日,借助空头支票公司之壳将FF成功运作上市。
但是,尽管人们已经在贾跃亭的“下周回国”和“量产在即”承诺中变得耳朵生茧,但迄今为止,FF创办9年以来始终没有向消费者交付过一辆新车。
令人不解的是,FF的屡屡跳票,却还能在美国获得一笔又一笔不绝如缕的融资,不由得令人对美国资本的慷慨心生感慨,甚至在美国网络上,有帖子称贾跃亭为“车圈画饼大牛”。
事实上,在贾跃亭的笑容背后,是诸多躲不过的现实风险。2023年1月4日,纳斯达克证券监管机构向FF发来一份书面通知,称因为FF未能及时召开2021年的年度股东大会,已经违反了纳斯达克上市规则。作为FF最后一线希望的纳斯达克“募资舞台”,却面临着摘牌的风险。而在外界看来,宁可拖到濒临退市,也不在财年结束12个月内召开一次股东大会,个中原因,不言而喻。
目标宏伟 如何兑现?
在典型的“FF风格”中,FF的清奇思路也让观者一次又一次感叹。
因为此次融资的“金主”提出要求,再加上采用不会一次性支付的融资方式,迫使FF的高管们不得不再次作秀。不久前新上任的FF全球CEO陈雪峰声称已经给自己定下了军令状,“随着融资的到位,我们必将实现FF91 Futurist尽快高品质高产品力的量产交付。”
据了解,如今爬坡过坎的FF不得不屈从“金主”的融资前置条件,将在2月28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审议有关公司A类普通股增发授权的提案。而贾跃亭为了融资顺利到位,在承诺将“极智科技奢华”的“塔尖产品”FF91 Futurist交付给全球“塔尖用户”的同时,甚至还在微博上拉票,称“希望大家能在特别股东大会投票支持股票增发提议,这是融资完整执行并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关键。”不过,这次说的是大实话,却也包含着诸多无奈。
为了融资,贾跃亭也是拼了。一个月前,甚至官宣了公司的“重大新闻”,即FF中国总部将落地湖北黄冈。接踵而至的,其声称FF已经与黄冈签署协议,双方将在“投资、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区位、政策等方面”贡献各自的优势。但仔细一看,这一份框架协议并不具有约束力,这意味着该协议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
但仅凭这条消息,就使FF在美国纳斯达克的股票一度大涨30%,结束了FF连续4个月震荡下跌的颓势,重新站上了美股1美元(约合人民币6.8元)的“高位”。
“无论是FF还是其他造车新势力,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靠‘跳票’与欺骗行之不远,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钻市场的空子都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东方证券分析师覃筱鹏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在股市及融资日益艰难的情况下,FF只有向消费者如期交付新车,才可能有生存的机会,继续靠“真实的谎言”和瞒骗、轻视消费者的方式走下去,结果不用猜也想的到。
上万订单是真是假?
对于即将“交付”的新车,FF先前宣称已经有1.4万份订单,但经美国“好事者”深入调查,其中仅有300辆交了订金,其余皆是无从寻觅的“滥竽”。
除了外部的风险,贾跃亭也曾经历来自内部的风险。去年,在FF资金危机中,内部有一部分人向投资者告发贾跃亭“只说不练”等多宗罪。于是,在部分投资人反对下,贾跃亭被踢出了董事会。但贾跃亭哪能将自己费尽心机亲手整起来的“舞台”轻易拱手让与他人。不久,贾跃亭就拉来了著名的美国机构投资者ATW Partners和Daguan,尽管没有多少融资,但贾跃亭却重新坐上FF掌门人的宝座。随后,他把当初自己亲自请来的FF的CEO毕福康也扫地出门。曾经,他们俩是FF“江湖”中的“老铁”,无论上市或发布会,两人在台上都是笑容可掬,屡屡拥抱……
得意之余,贾跃亭在微博上发表感慨,“拨乱反正、重回正轨,这是FF又一个重大拐点。衷心感谢携手拯救了FF的所有投资人、合伙人、公司高管和员工们。接下来,让所有未来主义者携手全球供应商,全力冲刺FF91 Futurist的量产交付,为股东、用户、员工、合作伙伴和全行业创造最大价值。”
FF91 Futurist的量产交付时间,一推再推,从2022年推到了“2023年4月”,一次又一次的“放鸽子”,也一点点摧毁了消费者的基本信任和当初的良好印象。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说过,做企业如做人。近年来,个别造车新势力之所以‘翻车’,表面看是缺乏资金‘混’不下去了,但实质上诚信缺失才是最致命的弱点。”中信证券分析师路海波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造车新势力本身的发展之路上就有很多挑战,只有诚信才能赢得消费者理解和投资者支持。换个角度看,投资者谁愿意把钱投给一个没有基本信用的企业呢?因此,像FF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应该认真汲取此前个别造车新势力的“覆车之鉴”,走诚信之路才是发展壮大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