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盖比·库里:中国车企要及早拿起专利武器
近期,在欧洲、巴西、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市场,我国汽车企业频遇知识产权纠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海外市场布局节奏。在海外知识产权壁垒高筑的情况下,中国车企应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对此,在知识产权战略、货币化和商业化方面拥有超过25年专业经验的Lot Network业务发展副总裁Gaby Khouri(盖比·库里)给出了专业建议: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打造自己的专利体系,打好国际知识产权战。
“国际化发展须做好防御性战略准备”
“近几年,中国诞生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汽车企业,它们在软硬件、通信技术等领域的表现都特别亮眼,但专利申请布局方面却没有及时跟上,这是中国汽车企业全球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盖比·库里看来,跨界融合不可避免会产生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近期,诺基亚在德国向吉利发起诉讼,称后者车内使用的通信模块侵犯了诺基亚的5G专利,这类案件就是典型的跨界技术应用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盖比·库里判断,随着更多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输出海外,相关的诉讼纠纷或将不断出现,尤其在欧洲等知识产权体系比较完善的市场,相关诉讼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中国车企的知识产权、专利大多集中在技术集成领域,这是非常大的成功,也是来之不易的成果,但有了产品却没有及时做好专利布局也是不争的事实。”盖比·库里提出,中国汽车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崛起,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看到,相关国家和地区也会出台系列政策、管理手段保护自身的市场,中国车企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现象。
盖比·库里强调,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并没有完全解决的方法,只能尽量减少、避免,通过合理的知识产权布局规避相关风险。他建议,中国车企国际专利的申请要从欧洲开始,因为欧洲目前仍允许中国汽车进入。在欧洲做好专利布局之后,再考虑在美国的专利申请。“在巴西,因为管理政策和市场的变化,一些大企业也开始利用知识产权的武器进行商业竞争,中国车企也需要适时做出应对。”他说。
在盖比·库里看来,中国车企的国际化发展必须做好防御性战略准备,特别是针对欧美市场。“知识产权的布局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企业需要聘请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一定要提前布局,寻求专业的合作伙伴主动出击,否则一旦出现纠纷,将十分被动,甚至影响海外市场的开拓。”盖比·库里表示,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对中国车企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近两年,中国车企在欧洲等海外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都是专利主张实体(PAE)发起的,而这也正是PAE赖以生存的资本。他们通过诉讼获取利益,包括车企在内的高科技公司、初创企业、制造企业都是他们攻击的目标。数据显示,2024年,PAE在美国高科技专利诉讼中占比高达87.7%。PAE的骚扰是中国汽车“出海”不得不面对的风险,而且随着“出海”的深入,这些风险会越来越高。盖比·库里强调,加入专业机构,利用平台的力量抵御PAE的专利诉讼风险,是包括中国车企在内的各类高科技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要做好专利货币化”
“今天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10年前智能手机遭遇的风波,也和30年前的半导体行业遇到的困境类似。”盖比·库里告诉记者,30年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崛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但遭到了国际市场的反制。当时,国际市场发起了针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大规模专利诉讼;10年前,中国智能手机快速发展,也在国际市场遇到了类似风险。面对中国崛起的智能手机生产商,苹果启动了持续多年的专利战争。盖比·库里判断,未来,AI领域或许会成为下一个知识产权风险的重灾区,中国相关企业也可能会遭遇今天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问题,相关企业一定要做好预判,尽可能提早布局,为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做好准备。
中国车企也可以考虑通过收购专利等商业手段保护自己,甚至攻击其他竞争者。“特斯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对一些掌握了相关知识产权的初创企业的收购,全面保护自身的权益。中国车企可以向特斯拉学习,用商业手段保护自己。”盖比·库里说。
“几年前,欧洲一家车企被一家通信技术公司起诉,我受聘于这家车企,帮助这家车企应诉。我建议这家车企收购相关专利,最终通过协商与这家通信技术公司以更低的许可费用达成了庭外和解。”盖比·库里表示,在这次诉讼中,专利收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值得中国车企借鉴。
“两年前,我曾受聘于一家大型车企,成为他们的知识产权顾问,协助这家企业完成专利的货币化。因为这家企业发现,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成本太高,货币化可以让企业的知识产权产生价值,而不仅是一个所费不赀的体系。”盖比·库里提出,将企业的知识产权货币化,也是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即让技术价值最大化。事实上,中国的相关企业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如在动力电池领域,一些“领头羊”企业已经拿起了专利武器,让知识产权产生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