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丨合资合作——吉利特色下的极光湾国际化动力之路
2024年5月31日,由吉利和雷诺合资组建的全球化动力公司——HORSE Powertrain Limited正式成立。作为该公司的子业务集团之一, Aurobay极光湾也由此进入大众视野。作为中国汽车动力走出国门的前驱者,Aurobay极光湾在2021年由吉利动力与沃尔沃动力合并成立后,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动力解决方案。而通过此次国际合资合作,Aurobay极光湾不仅踏入了更大的全球舞台,更是将自身的技术、供应链和产能优势带至全球。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HORSE Powertrain的成立,在汽车动力领域赋予了“合资合作”新的时代意义。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许敏,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与吉利动力研究院院长、Aurobay极光湾全球研发负责人赵福成,围绕当前技术领域的“内卷”、汽车动力出海等话题进行了坦诚交流。
技术的“卷”不是低质低价的内耗
“这几年汽车市场不仅价格战不断,在技术领域也是各种‘卷’,在动力系统领域‘卷’参数,新品迭代的速度也比较快,这会不会透支企业未来的发展?”访谈一开始,许敏先提出了这一问题。
“首先技术上的‘卷’这个词,与当前消费市场上‘卷’并不太一样。技术上的‘卷’不是低质低价的内耗,或者是对于质量或其他产品品质的放弃,更多的是一种竞争。”赵福成表示,当前中国汽车技术更新迭代更快,也是竞争的一个结果。“从企业的角度看这是好事,开发速度的提升,对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快速转换非常有利。”他表示,以前产品迭代可能需要四年的时间,但是现在两年就可以实现。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去看,如果企业在一年内发现问题,可以马上调整,进而减少损失。
“技术上的领先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在过去十几年间,特别是与沃尔沃的合作中,吉利实现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积淀,才能在今天实现厚积薄发。”许敏说。
对此,赵福成表示赞成,现在外界认为吉利产品开发迭代时间缩短,其实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的工作在开发前期已提前完成了。比如缸孔的喷涂技术,缸盖里面隔热的技术,燃烧室的设计,这样在新的产品开发中,只需要将已经储备好的技术组合到产品中即可。同样,在国际化的产品开发中,面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排放法规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储备工作。只是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应用。
合资合作面对的新挑战:文化的融合
对于Aurobay极光湾而言,与雷诺公司在动力领域的合作有哪些挑战需要面对?新成立的公司将如何满足不同地区动力总成的多元化需求?许敏问道。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过去的十几年,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了多款发动机,沃尔沃的产品开发标准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标准,而不局限于亚太、欧洲或南美某一个区域,多年的合作让吉利已经融入国际化的标准,或者说具备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赵福成表示。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与雷诺成立合资公司前,极光湾旗下的雷神动力产品就已搭载整车走出国门。据悉雷神动力搭载吉利、领克车型已经出口包括欧盟20余国,累计销量近50万台,搭载沃尔沃车型在全球的销量也达到近40万台。
从产品层面上看,不同地区的需求确实存在很大差异。赵福成介绍,在中国平均车速较低,动力总体系统更多的是以电为主、发动机为辅的技术路线;在欧洲更多的是小排量汽车,但对动力性要求特别高。P2.5的混动结构更受欢迎。此外在欧洲,拖车的动力需求也是比较特殊的。比如在阿尔卑斯山的工况下,长时间拖曳对动力储备的需求更高。而北美市场对动力、排量的需求更大。
通过与沃尔沃的合作,实现动力技术领域质的飞跃;通过与雷诺的合作,实现销售渠道的全球布局。“在动力的全球化布局上,Aurobay极光湾不仅先人一步,而且走出了一条非常有特色的道路。”杨建军说。
不过,合资公司的成立对极光湾而言,既是机会也不乏挑战,而这些挑战更多地来自于语言、文化。
赵福成表示,中外合作存在很多文化上的冲突。在与国际化公司沟通、合作中,遇到问题时不能仅站在自己的维度、理解问题,而是要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与沃尔沃的合作中,沃尔沃提出的很多要求非常苛刻,我们的团队在不断的磨合中意识到,实际上这是国际市场客户的要求。正是在这个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和包容的过程中,整个中国团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赵福成说。
赵福成认为,技术的发展是持续的,现在通过技术创新把整个成本降低,带动量的提升,实际上也是对推动整个汽车工业发展的贡献。“开发速度的加快,让我们与供应链的关系更加亲密。比如在甲醇的腐蚀、甲醇的品质问题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在这个过程里面,也带动了供应商、供应链一起来跟我们去创新。开发速度的提升使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赵福成介绍,现在企业在前期产品定义时,就会引入部分供应商参与其中。比如缸盖的标准化设计,当所有的供应商聚集在一起讨论,会发现之前的产品有很多改善的空间。产品的标准化,平台的标准化,供应商开发的速度、成品率和效率的提升……都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帮助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